导学思政大讲堂(11)| 汪世蓉:中国文学英译研究概览及其启示

发布者:张冉发布时间:2024-04-29浏览次数:141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同时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了深入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打造思政育人大格局,美高梅MGM电子娱乐游戏计划推出“导学思政大讲堂”,邀请一批师德高尚、学识扎实的研究生导师,结合国家大势、社会现实、专业知识,为研究生讲授“大思政课”,筑牢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思想根基。


(通讯员 金然 章郁海)2024425143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304期“文澜大讲堂”暨美高梅MGM电子娱乐游戏导学思政大讲堂在文澴楼同声传译会议中心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学院翻译硕士导师组副组长汪世蓉教授担任主讲人,主题为“中国文学英译研究概览及其启示”。学院副院长袁奇、党委副书记白玉和研工办主任张冉出席活动,2022级、2023级研究生到场聆听。讲座由袁奇主持。

讲座伊始,汪世蓉教授以文学学术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生在学术写作之前应遵循的三个步骤为切入点,旁征博引,进入主题。汪教授首先对国内外学术界在中国古典文学及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领域(2000-2023)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其发文数量、热点议题、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内容、视角及方法,总结重要研究成果,引导同学们把握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前沿动态。

在此基础上,汪教授对文学翻译类学术论文策略进行了指导及经验分享。她提出“新视角/新方法/新对象+主题”的选题方法,辅以各类文学研究论文讲解说明;强调摘要应精准、完整,引言需突出问题,小标题需逻辑清晰;指出结论应呼应前文、预留出口,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和时效性。

袁奇副院长对此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结合自身经历再次阐明了翻译硕士研究生进行理论研究的意义以及培养跨文化思维的重要性。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互动,汪教授不仅对研究生们提出的学术相关问题一一详细解答,更为大家的人生规划与追求做了指引和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