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网讯 通讯员杨柳)12月26日,一场以“新时代高校法语专业建设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成功举办。旅法学者、法国巴黎七大东亚语言文学院汉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爽教授应邀莅临,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全体法语系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新形势下法语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中法教育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务实且富有前瞻性的深度研讨。本次座谈会,既是一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更是一次对新时代法语教育的深刻反思与前瞻性探索,为推动我国高校法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会议在热烈而务实的氛围中进行,与会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出诸多思想火花,凝聚起推动新时代法语教育事业发展的共识。
座谈会上,徐爽教授以《文化交融与学术创新:新时代法语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为本次会议奠定了高屋建瓴的思想基调。她立足于全球化时代背景,结合自身在国内外长期从事法语教学和研究的丰富经验,深刻剖析了当前外语教育所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发展机遇,并系统阐述了她对新时代法语教育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徐爽教授强调,外语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广阔国际视野和卓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使其成为能够参与全球治理、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中坚力量。她指出,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外语学习的基石,而中国学生通常在法语语法和书写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这为她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她也强调,外语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深度思考和有效沟通的能力,要避免将外语学习工具化和表面化,而应鼓励学生将外语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从而提升她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演讲中,徐爽教授还特别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她鼓励年轻教师要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新科技,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她还认为,高校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术前沿,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勇于挑战既有理论,从而为法语学科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她也强调,要充分发挥外籍专家在高校法语教学中的作用,鼓励其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加地道、更加生动的语言文化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徐爽教授的演讲高瞻远瞩、发人深省,为与会教师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随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教师代表围绕“新时代高校法语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展开了深入而坦诚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当前高校法语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这些挑战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现实的困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一是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高级职称教师,特别是正教授的严重匮乏,导致学科发展缺乏学术领军人物,难以形成持续的学术引领效应。同时,职称评定标准过于单一,未能充分考虑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年轻教师晋升通道受阻,严重挫伤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热情。二是生源数量和质量面临双重下滑的困境。由于就业前景不明朗、专业调整政策的倾斜、以及学生兴趣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转专业,导致法语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面临严峻挑战。三是研究生招生面临困境,学科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由于种种原因,法语专业的硕士招生都面临巨大挑战,难以吸引到优秀的生源,从而导致学科后备力量的培养面临困境。四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教师的焦虑情绪,许多教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从而影响了她们的教学积极性。
针对这些挑战,与会教师代表集思广益,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有教师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法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例如,可以增加跨文化交际、国际关系、商务法语、翻译实践等领域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教师认为,应该积极探索“法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选修其她学科的课程,如经济、法律、新闻传播等,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还有教师建议,应该加强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会者还呼吁,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在资源配置、职称评定、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为法语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在谈及中法教育交流问题时,与会专家认为,中法教育交流是促进两国文化互鉴、增进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近年来,中法高校在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学术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和问题。一是合作办学模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合作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人才的联合培养。二是学生交换项目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和指导,从而确保学生在交换期间能够获得实质性的收获。三是学术合作应该注重选题的前瞻性和创新性,鼓励两国学者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贡献智慧。与会专家建议,中法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学生交流和学者互访,从而构建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
在学术研究方面,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支撑。她们指出,当前法语专业的学术研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研究方向较为集中、缺乏原创性、成果转化率不高、社科类作品在海外出版困难重重等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鼓励学者开展原创性研究,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问题,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在出版方面,要更加注重作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选择合适的出版社进行合作,并积极参与到国际学术对话中去,从而提升中国法语学者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与会者还指出,应警惕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浮夸风气,要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避免功利主义和学术不端行为。对于翻译项目,要充分尊重译者的劳动成果,维护译者的权益,并鼓励年轻学者积极参与翻译工作,将更多优秀的法语作品翻译引进到中国,同时也促进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
座谈会上,与会者还特别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为高校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她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
本次座谈会气氛热烈而务实,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对高校法语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在坦诚交流中凝聚了共识,为新时代高校法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会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法语教育者对学科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为推动中法文化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了智慧力量。
会后,法语教研室教师将认真梳理和总结此次座谈会的各项内容,并形成详细的书面报告呈报学校领导,希望能够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法语专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法语专业还将积极拓展与法国高校的合作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赴法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并将会议所讨论的各项建议和意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从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水平。
本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集思广益的学术研讨,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行动号召。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法语专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法语 教师团队都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时代法语教育事业中,为推动中法文化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